close

內容來自sohu新聞

中國部署推進“海綿城市”建設 提高城市災害應對能力



中國部署推進“海綿城市”建設 提高城市災害應對能力

國際在線報道(記者汽車貸款台南永康汽車貸款 任傑):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員9日在北京表示,將部署推進“海綿城市”建設,使城鎮具備吸收和釋放雨水功能,彈性地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。未來,70%的降雨有望實現就地消納和利用。國傢將鼓勵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相關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。

這些年,每到汛期,城市內澇的新聞頻繁出現。據統計,中國六成多的城市都發生過內澇,北京、上海這樣的特大城市也難以幸免,“城中看海”成為民眾無奈的調侃,也一再暴露出城市規劃建設中的“短板”。記者在北京街頭隨機瞭解瞭老百姓的看法:“排水可能設施不夠完善,要不然不會造成地面積水很嚴重(的情況)。前幾年,北京那場大雨就淹死好幾個人。北京經常出現這樣的問題,相關部門、政府更加完善一下。”

“出行特別不方便,危險系數也比較高。這麼一點雨那麼短速的就能造成這麼大的影響。政府還是應該註重長遠工程。”

內澇問題隻是“城市病”的一個表象。快速推進的城市化建設顯著改變瞭原有的自然生態結構,城市“大雨必澇,雨後即旱”,帶來瞭水生態惡化,水資源緊缺、水污染嚴重等問題。日前召開的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,建設雨水自然積存、滲透、凈化的“海綿城市”。所謂海綿城市,就是充分發揮原始地形地貌對降雨的積存作用,充分發揮自然下墊面對雨水的滲透作用,充分發揮植被、土壤、濕地公教人員購屋貸款等對水質的自然凈化作用,使城市像“海綿”一樣,具備吸收和釋放雨水功能,彈性地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。

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9日舉行的例行政策吹風會上,住建部副部長陸克華表示,推進海綿城市建設,意味城市規劃建設觀念的轉變,這將極大提升城市功能。政府為此設定瞭目標和時間表:“通過海綿城市建設,70%的降雨實現就地消納和利用。到2020年,城市建成區20%以上的面積要達到目標要求;到2030年,城市建成區80%以上的面積要達到目標要求。”

目前,中國已有130個城市制定瞭海綿城市建設方案。國傢確定瞭16個城市開展海綿城市建設試點,計劃3年內投資865億元,推出一批可復制、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。住建部副部長陸克華表示,國傢將建立海綿城市建設工程項目儲備制度,避免大拆大建,並重點做好幾項工作:“城市新區建設中全面推進(海綿城市建設),老城區要結合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、老舊小區更新等(開展)。加強規劃建設管控,采取屋頂綠化,透水鋪裝,下凹式綠地、雨水收集利用設施等措施,使建築與小區、道路與廣場,公園綠地,水系等具備對雨水的吸納、蓄滯和緩釋作用,有效控制雨水徑流,使老百姓切實感受到‘小雨不積水、大雨不內澇、水體不黑臭、熱到有緩解’的實效”。

據介紹,中國政府將創新建設運營機制,采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(PPP)、政府購買服務、特許經營等方式,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海綿城市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,此外還將鼓勵金融機構創新信貸業務,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企業債,用於相關建設項目。

新聞來源http://finance.sina.com.cn/china/hgjj/20151009/165523431497.shtml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ckinneyb10 的頭像
    mckinneyb10

    好康特惠?

    mckinneyb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